时间:2023-04-06 浏览:2675
根据《黄山学院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办法》,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教师职业能力测试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师范生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构成。
二、教师职业能力测试成绩构成及合格条件
笔试由“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部分组成。成绩满分为150分,90分及以上为合格;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笔试、面试均合格的,方可认定为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合格。
三、笔试大纲
(一)测试性质
笔试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性考试。
(二)测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小学教师资格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2.掌握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正确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掌握拟任教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
1.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由“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五个部分组成。
(1)职业理念
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2)教育法律法规
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文件精神;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文化素养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5)基本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写作能力
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2.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由“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七个部分组成。
(1)教育基础
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2)学生指导
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了解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能够根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班级管理
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了解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4)学科知识
了解小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了解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掌握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及其关联;能够针对小学生综合学习的要求,适当整合小学有关学科内容,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
了解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和步骤;了解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了解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的基本认知特点;了解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学习经验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掌握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能够依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
(6)教学实施
了解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了解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了解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和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掌握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7)教学评价
了解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了解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以及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能够针对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恰当评价。
(四)测试方法
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面试大纲
(一)测试性质
面试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笔试合格者,可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
面试主要考查申请小学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保教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
1.职业认知
热爱教育事业,有正确的职业认知和价值取向;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责任心和爱心。
2.心理素质
积极上进,有自信心,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3.仪表仪态
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亲和力;服饰得体,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4.语言表达
有较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教学语言规范,口齿清楚,语速适宜;表达准确、简洁、流畅,语言具有感染力;善于倾听,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5.思维品质
善于倾听,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能正确地解释和分析问题,抓住要点,并作出及时反应;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在教育教学上表现出一定新意。
6.教学设计
教学材料处理恰当,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能够基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合理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有效,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
7.教学实施
教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能够较好地控制教学节奏;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教学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根据教学需要运用教具、学具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板书工整规范、布局合理。
8.教学评价
能够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反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四)测试方法
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
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行备课,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分。
(五)评分标准
序号 | 测试项目 | 权重 | 分值 | 评分标准 |
一 | 职业认知 | 5 | 3 | 热爱教育事业,有正确的职业认知和价值取向 |
2 | 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责任心和爱心 | |||
二 | 心理素质 | 10 | 3 | 积极上进,有自信心 |
3 | 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 | |||
4 |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 |||
三 | 仪表仪态 | 10 | 5 | 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
5 | 衣饰得体,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 |||
四 | 言语表达 | 15 | 4 | 教学语言规范,口齿清楚,语速适宜 |
6 | 表达准确、简洁、流畅,语言具有感染力 | |||
5 | 善于倾听,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 |||
五 | 思维品质 | 15 | 6 | 思维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
5 | 能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抓住要点,并作出及时反应 | |||
4 |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 |||
六 | 教学设计 | 10 | 4 | 教学材料处理恰当,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
3 | 能够基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合理设计教师活动 | |||
3 | 学生活动设计有效,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 | |||
七 | 教学实施 | 25 | 8 | 教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能较好地控制教学节奏 |
6 | 知识讲授准确,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 |||
6 | 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教学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 |||
2 | 能够根据教学需要运用教具、学具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 |||
3 | 板书工整规范、布局合理 | |||
八 | 教学评价 | 10 | 5 | 能够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反馈 |
5 | 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