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7 浏览:1606
《大学英语》是一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之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和进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教学目标
黄山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经过基础阶段(1-2年级)的大学英语学习后,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模式
为了切实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科学地组织教学,完善学分制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在大学英语基础课程阶段,对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类分级教学模式。
1、分类
对非外语专业本科生分A、B、C三类实施大学英语教学。
A类:含汉语国际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酒店管理(包括中法合作办学的酒店管理专业)等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
B类:除A、C类外的非外语专业(包括中韩合作办学的旅游管理专业);
C类:艺术、体育、中职对口等本科专业。
2、教学模式
(1)对A类学生不实行分级教学模式,A类学生以2级为起点,修2-5级,实行3+2+1的教学模式,即每周3节大学英语综合课、2节大学英语听说课、1节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课(教师随堂辅导)。5级主要是《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对A类学生的教学要求是通过4个学期的课堂学习,大多数学生能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更高要求”,少部分学生达到“较高要求”。
(2)B类学生入学后根据其高考英语成绩分A、B两个级别进行授课,分级的人数比例为3:7。
A级班学生以2级为起点,修2-4级. B级班以1级为起点,修1-4级。四个学期进行大学英语通用教材的课堂学习。
该类别学生,若在第一学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且成绩超过520分,本着自愿的原则,可申请在第三学期参加出国英语“菁英班”学习;不申请者自动参加第三学期大学英语3级的学习。若在第一学年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则可免修大学英语4级,学期成绩按四级考试折算记载;学生可在第四学期选修英语后续课程,如雅思英语、考研英语、商务英语、法语入门、韩语入门、日语入门、英汉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按照考核成绩记载。
对B类学生实施2+2教学模式,即每周2节大学英语综合课,2节大学英语听说课。网络自主学习采用学生分散学习的模式进行。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就是努力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能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般要求”,少部分学生达到“较高要求”。
(3)对C类学生采用零起点大学英语教材,实行2+2课堂教学模式,即每周2节大学英语综合课,采取面授教学方式;2节自主学习,利用网络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实施教学,教师随堂辅导。通过4个学期的课堂学习,学生能达到校内4级要求。C类学生也可在进校后自行选择非英语课程,如韩语、日语,但必须达到相应课程的本科语言要求。
为了服务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外语能力保障,同时为了满足个性化的语言应用需求,特别在第三学期和第五学期开设一批特色课程。第三学期,针对四级分数达到520分的学生,经学生个人申请,开设出国英语“菁英班”,原则上30-50人;第五学期针对出国交流或者考研深造的学生开设考研英语班和雅思班等公选课程。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开设,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化发展机会,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技能。
三、考试模式及成绩评定
大学英语综合课作为考试科目,试卷结构参照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含听力部分,其成绩评定标准为:大学英语期末笔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第1-4学期);大学英语平时成绩评定标准为:考勤(20%)+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学习时长及作业成绩(80%)(第1-4学期)。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与第四学期的课程成绩折算办法:
CET 425分—449分=课程成绩70分,CET 450分—474分=课程成绩75分,CET 475分—499分=课程成绩80分,CET 500分—524分=课程成绩85分,CET 525分—549分=课程成绩90分,CET超过 550分=课程成绩95分。
四、教材使用
按照有关要求选用近3年发行的“优秀教材、获奖教材、面向21世纪的教材、规划教材和教育部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
五、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的其他几点说明:
1. 关于第二课堂课外学分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二课堂活动包括针对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种讲座、竞赛以及合作型学习活动,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通过这些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一批英语学习爱好者,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全国性的大学生英语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阅读和写作大赛等,为学校赢得荣誉,增强学校知名度。学生通过参加各种英语竞赛活动获得大学英语课外学分。具体参照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2. 关于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设计大学英语课程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软件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基于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督促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大学英语相关课程,完成老师布置的网络自主学习任务,并且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体现学习的个性化。
3. 建立层次丰富的大学英语立体课程体系
为了充分实施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我校打造了层次丰富的大学英语立体课程体系。从课型上讲,有大学英语读写、大学英语听说基础阶段的必修课;有基础阶段后的后续拓展必修课(商务英语、法语、英汉翻译、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概况);还有外语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形成了系统的大学英语教育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真正做到大学英语四年不断线。这种多层次,多元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学习愿望。
本规定自2016级秋季入学的本科生中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