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19 浏览:11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教务处(招生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抓手,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内涵建设,对接产业行业,突出特色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教学优先发展
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2020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实施一流本科行动计划,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疫情期间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有效确保了“停课不停学”。2024年6月高质量完成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制定或修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运行办法、本科专业建设与评估标准等60余项教学管理制度。开展校内外专业评估,为专业建设问诊把脉。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师范类第二级认证,旅游管理等4个专业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认证,制药工程专业通过药学类教指委认证,51个专业接受省专业合作委员会组织的专业评估。
坚持立德树人 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创新“一课一品”教学模式,打造“行知课堂”特色品牌,以“五显四化”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效果纳入教学评价指标,将思政教育元素作为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第一要务。学校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顺利通过省委教育工委总结验收;获批全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立项省级课程思政教研项目6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项,1名教师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践行OBE教育理念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融入产业发展。建设民宿、汽车零部件等8个现代产业学院,深化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的“以生为本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同类院校率先开设微专业,制定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首批开设7个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全面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五育”课程资源建设,形成思政教育协同化、体育教育特色化、美育教育普及化、劳动教育全程化的育人格局。构建通识实践、学科实践、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光明日报、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我校人才培养成果。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全力推进一流本科建设
制定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实施方案,不断优化调整学科结构。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人工智能等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专业6个,撤销、停招13个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目前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专业达到70.37%,成效明显,获省教育厅专项奖励资金。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了“应用为本、综合协调、数字赋能、文旅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制定一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等4个专业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现有旅游管理等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入选“双万”计划专业数量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
制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校-省-国家”三级课程建设体系,推进课程建设保质量、上水平、树品牌的层级发展,2021年以来,投入一流课程建设专项经费210万元。现有《现代汉语1》《礼仪礼态》等两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课程88门,校本课程或特色课程426门,59项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产教融合发展教学案例专项1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案例专项63项,合作开发在线开放课程4338门,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开放共享的育人机制。建成省级教学示范课30门,“旅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5个实践课程平台被列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1个。现有省级教学名师23人,省级教坛新秀37人,省级教学团队27个,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
坚持专创融合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双创水平”。2020年以来,立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00多项,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技能大赛获奖数共2505项,平均占在校生数4.7%,其中省一等奖以上671项。坚持以赛促学,获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铜牌,得到人社部的表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连获园艺、油漆与装饰项目金牌,受省人社厅和黄山市政府的表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三年,考研录取率分别为11.8%、12%、12.3%。
教务处(招生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建设,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
(撰稿、摄影:教务处;审核:方辉平)